行業資訊
旅游景區道路規劃中容易遇到問題有哪些?
現代旅游景區道路規劃中,容易遇到哪些問題?
道路形式問題
在現代景區道路規劃中,主要受到了三方面的影響因素,主要有景區自身的環境、道路形式、設計者自身,這往往造成了道路規劃與景區的不一致性。縱觀大多數景區,在道路規劃的設計上,大多數傾向于寬道、直道的風格,在理論上提升了交通的便利性,加大的流通量,但從景區的角度來看,過于現代感的道路規劃,忽略了景區環境與道路規劃的融合性,并且兩側的景觀要么是道路的護欄,要么是大眾化的樹木花卉,很容易造成游客的視覺疲勞,也不利于空間上的拓展。同時,在具體的規劃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大的不足。一是在規劃調查階段,存在著不全面性,特別是景點、地理形勢、自然景觀特色、氣候、水資源、光照等;二是缺乏前期充分的準備,使后期的規劃無法做到全面性,也缺乏足夠的信息數據支持。此外,由于設計者自身的理解不同,片面的追求道路的曲徑,而沒有充分的利用自然環境的特點,強制性的將道路融入,以挖坑填補的形式,既破壞了景區的環境,又不利于道路的施工建設。
還有些景區中的道路沒有進行統一整體規劃設計,同樣一個景區的規劃,在不同的環節,甚至同一個環節,都存在著不同的設計單位,這無形中加大了景區規劃本身的難度,不同的單位有著不同的設計理念,而將這些不同的方案融合在一起,又由少數景區規劃人員進行選擇確定,既有選擇一個方案的可能性,又有將不同方案融合在一起的可能性。同時,在具體的規劃設計中,前期的統計與后期的規劃又存在著脫節現象,缺乏數據信息,也缺乏站在統一的高度,在游客、心理、生態、設施等方面來統一分析,從而形成了不全面、不系統、不整體、不科學、不合理的規劃設計。
道路景觀問題
在景區的規劃中,過于重視道路本身的作用或者是便利性,而缺少合理的景觀設計,并且道路規劃存在單調性,并沒有把景區自身所體現出來的文化、人文和景色相結合。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往往在一些重要的廟宇場所,會設計一個較大的廣場,但道路的規劃卻沒有考慮到廣場與廟宇的連貫性,將二者分割成兩部分,既降低了功能性,弱化了視覺效果,也影響了便利與安全性。這種形式的道路景觀就沒有充分的站在游客的角度來思考,片面的去分化功能,強制性加入道路,使景區本身的統一性被破壞。
在景區道路的綠化設施等方面還存在著較大的不足。植物的選擇過于大眾化,缺少特色,也缺少將地理環境、文化、特色等關聯,選擇的植物往往在全國其它的景區也存在,很容易使游客的審美和視覺產生疲勞。同時,植物的種植、排列等形式也過于的單調,很多沿續了城市道路設計的理念,千遍一律,給人的感覺仿佛是剛從城市出來,又步入了另一個城市一樣。在植物的色彩、品種、高低、灌木與草搭配等方面,也存在類似的問題,這就使道路的景觀缺乏生機,過于呆板。
在道路與道路兩旁搭配色彩上也有著較大的不協調性。一方面,材質與顏色存在著較大的沖突;另一方面,使用過程中的損壞又加大了視覺上的沖擊力度。如對于全國聞名的黃山景區來說,整體森林綠化率非常高,但也存在著部分地方無綠化、山石突出的情況。同時,在景區道路旁設置的指示標也存在著較大問題,方向不明確、內容不全面、設置的位置不合理、難以發現等,并且標牌本身的樣式、顏色又與周邊的環境格格不入,特別是在不同的背景映襯下,更加的明顯,這不但沒有對景區的環境起到烘托作用,反而起到了負作用,是對環境的一種破壞。
道路系統問題
道路網絡過于復雜化,雖然很多景區的景點無法實現有機的串聯,分布在不同的線路上,但是在道路的規劃上,又存在著較大的不科學、不合理性,使得道路相互交錯,既不能夠滿足游客的需求,又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游客“踩”出一條新路。同時,道路功能的分區也不明確,絕大多數道路,存在著游客行走、車輛共存的情況,而在管理上,道路缺乏明顯的標識,使人車混合于道路之上,既是對環境的污染破壞,又無形中使景區內的安風險增大,也加大了景區自身的管理難度。
此外,有些景區打著追求自然或傳承歷史的名義,對景區內的道路缺乏修繕,特別是安全方便的措施不到位。很多自然景區多存在陡峭的山石,在階梯的設計,僅僅是兩側的鏈條,這對于心理有壓力、思想素質不高的游客來說,很容易造成安全事故。同時,在關鍵、易發生危險的節點,道路兩側缺乏警示牌,也缺少工作人員的巡查監督。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