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市政給水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
給水工程施工圖設計說明
1工程設計內容
本次設計范圍為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湖湖區整治及防洪排澇系統二期工程(市政配套二標段)惠經一路的給水管道設計。惠經一路寬30m ,長968m 。
2工可審查及批復意見執行情況
本次設計已按工可審查及批復意見進行了相應調整。
3給水現狀及規劃
3.1給水現狀
現狀用地范圍內已建成給水管有東西主干道現狀DN600給水管、杏秀路現狀DN600給水管及通港路現狀DN800給水管,其余路段暫無給水管道。
3.2給水工程規劃
規劃區內用水由東西主干道現狀DN600管、杏秀路現狀DN600管及通港路現狀DN800管接入,與周邊道路規劃的給水管形成環狀管網。3層及3層以下樓層利用市政管網壓力供水,3層以上樓層根據開發時序及開發單位,可考慮小區域集中加壓供水。
4主要設計依據、規范與圖集
(1)《泉州臺商投資區總體規劃》、《泉州臺商投資區市政工程規劃》(2012.10版);
(2)《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湖東片生活服務配套區修建性詳細規劃》(2012.12版);
(3)2013年6月泉州臺商投資區百崎湖東片區市政配套及防洪排澇系統二期工程(二標)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評估意見及專家咨詢意見;
(4)業主提供的1:1000地形圖、勘察及測量資料;
(5)《泉州臺商投資區東經二路南延伸段工程給水排水工程》(K5+920.624-k7+482.505)施工圖設計;
(6)《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
(7)《室外給水設計規范》(GB 50013-2006);
(8)《給水排水工程構筑物結構設計規范》(GB50069-2002);
(9)《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
(10)《工程建設標準強制性條文》(建標[2000]202號);
(11)建設部及交通部頒布現行的有關“規范”、“標準”、“規程”;
(12)《國家建筑標準設計圖集-市政給水管道工程及附屬設施》(07MS101);
5場地工程地質條件
(1)地形地貌
場區位于惠安縣百崎鎮、東園鎮交界處,北側臨近東西主干線,南側接通港路,西側接東西主干道,東側臨近杏秀路。道路沿線為過村莊、農田、魚塘、廠區,局部穿越水渠、水溝,,地面標高-2.48~4.68m ,自然坡度小于5度。屬海岸地貌,以海積階地為主,局部為殘丘地貌或殘坡積臺地。工程區主要道路設施為通港路及區間主干路,距沈海高速公路約15km ,交通條件便利。
(2)地層巖性
場區基巖為燕山期(γ52)花崗巖,上覆土層為第四系松散堆積層,包括素填土、雜填土、塊石層(Q 4ml),第四系海陸交互相沉積層(Q 4mc)、第四系沖、洪積層(Q 4al+pl和殘積層(Q el)。
根據成因及巖性自上而下可劃分為:
a. 人工填土層(Q 4m)
素填土①1:灰色、灰褐色,松散-稍密狀,濕,成分由粘粉粒及砂粒組成,局部含少量碎石土等,欠固結,堆填時間約1年左右,密實度及均勻性較差。
雜填土①2:灰色、灰褐色,松散-稍密狀,濕,主要成份為粘性土、建筑生活垃圾組成,局部碎石塊富集,欠固結,堆填時間約1年左右,硬質物一般大于25%,最高可達40%,塊徑1-8cm 不等,分布不均,密實度及均勻性較差。
耕質土①3:褐黃色,雜色,松散,濕。主要由粘性土及石英顆粒組成,含較多植物根系。
b. 第四系全新統海陸交互相沉積層(Q 4mc)
粉質粘土②1:黃灰、深灰色,飽和,可塑,主要以粘粉粒為主,無搖振反應,干強度中等,中等韌性,屬中-高壓縮性土,力學強度較低,沖積形成。
淤泥②2:深灰色,流塑,飽和。沖積成因,主要成份為粘、粉粒, 土質較均勻, 易粘手. 稍有光澤, 干強度中等, 韌性中等, 搖震反應弱, 微有臭味,含少量中細砂,局部地段富集。
c. 第四系上更新統沖積層(Q 4al+pl)
粉質粘土③1:黃灰、灰白色,飽和,可塑-硬塑,飽和,主要以粘粉粒為主,無搖振反應,干強度中等,中等韌性,屬中等壓縮性土,力學強度較低,沖積形成。
中砂③2:灰色,黃灰色,飽和,松散狀~稍密狀,以中砂為主,含少量粗礫砂,成份以石英質為主,含粘土,泥質膠結較差。
d. 殘積層(Q el)
殘積砂質粘性土④1:灰黃色、褐黃色,飽和,可塑-硬塑,成分主要由長石礦物風化的粘、粉粒、石英顆粒組成。該層屬中等壓縮性土,天然狀態下力學強度較高,工程性能較好,但該層又屬特殊性土具有泡水易軟化、崩解,使強度降低的不良特性。
e. 燕山期(γ52)花崗巖風化帶
全風化花崗巖⑤1:灰白色、灰褐色。除石英顆粒外其余礦物成份基本已風化呈土狀物, 主要成分為粘土礦物、石英、少量暗色礦物風化物,巖芯以土狀為主,干鉆不易鉆進,巖石堅硬程度為極軟巖,巖體完整程度為極破碎,巖體基本質量等級為Ⅴ級。
砂土狀強風化花崗巖⑤2:灰黃色,散體結構,巖芯以砂土狀為主,手捏易散,遇水易散、軟化,巖體極破碎,為極軟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均為Ⅴ類。
碎塊狀強風化花崗巖⑤3:灰黃色,散體結構,巖芯以碎塊狀為主,手折易斷,遇水易崩解、軟化,巖體極破碎,為極軟巖,巖體基本質量等級均為Ⅴ類。
中風化花崗巖⑤4:灰白、肉紅色,主要礦物成份為石英, 鉀長石,花崗結構, 塊狀構造,巖質較新鮮,堅硬,節理裂隙發育,裂隙面見錳質礦物充填,巖芯以短柱到柱狀為主,錘擊聲脆,不易擊碎。
微風化花崗巖⑤5:灰白、肉紅色,主要礦物成份為石英, 鉀長石,花崗結構, 塊狀構造,巖質新鮮,堅硬,節理裂隙微發育,巖芯以柱狀為主,錘擊聲脆,不易擊碎。
(3)水文地質條件
a. 地表水
區內主要河道為洛陽江,由河市溪、黃塘溪匯合,從北向南直接注入泉州灣。規劃區位于洛陽江東側,基地內有惠東南干渠(山美灌溉渠)、錦峰村排洪渠、百崎湖滯洪區等水系。從基地西北部跨過的百崎湖滯洪區通過五一水閘與洛陽江相連。
b. 地下水
擬建場地邊坡地下水類型主要有孔隙承壓水及孔隙潛水,淺部耕植土內地下水局
部賦存上層滯水,大氣降水及地表水為其補給來源,以蒸發及徑流方式排泄,豐水期水位較干旱期水位高約1m ,場地地下水變化幅度不大,受氣候季節的影響較大。
c. 地下水水位
勘察期間測得地下水初見水位埋深為0.00~3.50m ,穩定水位為0.00~3.80m ,水位標高為-4.59-2.98米。預計全年水位變化幅度在同一地段為3.00米左右。根據當地的水文地質條件,最高水位取黃海標高3.00m 。
(4)地震動參數
本項目所在地區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
6設計原則
設計滿足國家及地區的規范、標準,并以修建性詳細規劃作為本工程的主要依據。
(1)為了便于街坊、規劃路的給水管的接入,在規劃路口處及道路沿線按每隔80-120m 距離預留給水支管,伸至道路紅線外2m 處設置支管閥門井,同時考慮各種管線的交叉錯開。
(2)本工程道路紅線寬30米,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及相關規劃,本工程道路的給水管道采用單側敷設。
(3)管道施工方法:采用開槽埋管。
(4)給水管道及附屬構筑物設計荷載按城-A 設計。
(5)給水工程設計除應符合城市和區域總體規劃外,還應與給水專業規劃和其它各相關專業規劃相協調一致。另外,給水工程的設計應有一定適應性,應具有較長期時效性,為地區發展留有余地。
(6)積極推廣利用新技術,注意節能和環境保護。
7管道布置及管徑
惠經一路給水管單側布置,位于東側人行道及非機動車道下,距道路中心線12m ,敷設DN200給水管,管頂平均覆土為0.9m ,過橋部分給水管從橋上中間綠化帶敷設通過。北側與惠緯一路DN200規劃給水管相接,南側與通港路DN800規劃給水管相接。
8給水管材
本項目給水管管徑DN200以下采用聚乙烯給水管 (PE給水管) ,熱熔連接;給水管管徑大于等于DN200采用球墨鑄鐵管,承插柔性橡膠圈接口,管道基礎為砂石基礎。過橋給水管采用焊接鋼管。
9閥門、消火栓、排氣閥、消火栓井及管道支墩
(1)閥門
為便于管網的維修、管理,減少管網事故時的停水范圍,在交叉路口、連接支管上設置閥門,閥門間距控制在300~600m 以內。采用地面操作立式閥門井。
(2)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間距控制在120m 以內,保護半徑不超過150米,根據城市總體規劃及建筑密度的要求調節,消火栓距建筑不小于5m ,距路邊不大于2m ,消火栓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前設置閥門。消火栓盡可能設置在道路交叉口和醒目處。采用地上式SS100/65-1.0型消火栓。安裝見07MS101-1第8頁。
(3)排氣閥、排泥閥
為保證配水管的安全性及管網維修時的方便性,在供水干管的最高點及最低點分別設置排氣閥和排泥閥。排氣閥(遇管道隆起處設排氣閥)安裝見07MS101-2第52頁。排泥閥(遇管道低凹處設排泥閥)安裝見07MS101-2第58頁,排泥濕井做法見07MS101-2第59頁。排泥濕井就近接至雨水檢查井。
(4)閥門井
A 、閥門井形式
采用地面操作立式閥門井,做法見07MS101-2第24頁。圖集中的I 級鋼筋HPB235已不采用,應改為HPB300(參GB50010-2010),砌體水泥砂漿為M10。
B 、井蓋與井座
井蓋采用Φ700樹脂復合窖井蓋及井座。檢查井井蓋及井座均采用設計荷載等級為:D400級的樹脂復合窯井蓋及井座。檢查井井蓋的選用應滿足《檢查井蓋》GB/T23858-2009的要求。井蓋、井座顏色同道路路面一致。閥門井井蓋須與路面平,非路面井蓋可高出地面0.2m 。
(5)管道支墩
管道在轉彎,管堵等節點處設置管道支墩,支墩做法詳見10S505。
10施工方法及基礎處理
本工程給水管采用開槽施工。管溝槽要求落在地基承載力fk≥100KPa的原土或路基換填土層上。開挖管溝槽施工過程中,如挖至設計標高時為淤泥、耕表土,必須清除至原土后回填砂礫石至設計標高后再做管基;如為膨脹土,須做300mm 厚砂墊層后再做管基。溝槽開挖時應做好降水措施,防止槽底有水浸泡。開槽管道施工完畢后,采用合格的道路填料按路基壓實度要求回填并分層夯實。
開挖溝槽采用大開挖。遇有地下水應進行施工降水處理,保證干槽施工。 當管道在原地以上或地面基本無覆土時,須按路基要求換填至設計管頂以上0.50m 后,才反開挖溝槽并敷設管道。
預留在道路紅線外側的給水閥門井不得裸露在外,為保證檢查井結構安全、避免風化剝蝕,位于回填土區的閥門井在其周圍5m 范圍內須有填土覆蓋。
11施工規范和要求
(1)施工遵循的規范和標準:
《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68—2008 《給水排水構筑物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141—2008
(2)管道施工完畢后,必須按閉水實驗和試壓實驗的有關規定規程進行試驗,合格后才能回填。
在進行水壓實驗之前應對管道進行沖洗, 沖洗后注滿清水24小時以上方可進行壓力試驗。水壓試驗要求:向系統內充水加壓至1.1MPa 靜置10分鐘, 管道不滲不漏, 且壓力降不大于0.05MPa 為合格,壓力試驗參照GB50268-2008中的9.2條執行。
水壓試驗合格后, 必須對管道進行消毒處理. 含氯水在管中留置24小時以上,消毒后水中剩余氯的濃度應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的有關要求:消毒完畢后,再用生活飲用水沖洗, 經有關部門取樣檢驗合格后方可交工。
(3)管道防腐:鋼制配件經除銹后,涂刷防腐底漆二道,面漆二道(明設配件防腐處理方式)。法蘭應采用國標噴塑法蘭。焊接鋼管、球墨鑄鐵管內壁采用離心涂水泥砂漿防腐。球墨鑄鐵管外壁采用除銹后刷二道熱瀝青防腐;焊接鋼管埋地段經除銹后,采用環氧煤瀝青、玻璃纖維布特強級防腐,明設段除銹后,外壁涂底漆兩道,采用H06-2環氧富鋅底漆,厚70um ,中涂H52-6環氧云鐵防銹漆兩道,厚90um ,面漆三道,BS53-12丙烯酸聚氨酯面漆,厚55um 。給水管道內防腐材料應符合《生活飲用水輸配水設備及防護材料的安全性評價標準》GB/T17219-1998的要求。
(4)施工單位所使用的各種工程材料,應該嚴格按照設計文件中的規格和技術指標選材,其型號、性能等的質量要求必須符合國家規定的標準和行業標準。
12施工注意事項
(1)給水工程管道施工時,長度以實測為準。節點位置樁號可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適當合理調整。
(2)管道施工前要求道路路基和管基按照有關設計和規范進行處理后,經檢驗達到設計要求后,方可進行管道施工。
(3)在管道施工過程中應避免雜物、石塊、泥土等進入管道內,同時應注意地下水的抽排。
(4)施工前必須查明施工場地內的各類地下管線,并按管線產權單位的要求進行改遷和防護。
(5)應當遵守有關設計、技術規程及驗收規范和國家規定進行施工。
(6)圖紙上所標路面設計標高僅供參考,所有井面和節點標高要求與道路施工后的道路路面相平,井圈可等路面成型后再座漿。
(7)管道工程的竣工驗收
a 、給水管道施工及質量驗收應嚴格按照《給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GB50268-2008)執行、管道經竣工驗收后,應繪制竣工圖作為地下工程資料歸檔備查。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