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專家談:加快構建泛在智聯的數字基礎設施 推
編者按
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信息化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必須敏銳抓住信息化發展的歷史機遇。“十四五”時期,信息化進入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的新階段。近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印發《“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對我國“十四五”時期信息化發展作出部署安排。為使社會各界更好理解《規劃》的主要內容,中央網信辦組織有關專家學者對《規劃》各項重點任務進行研究解讀,共同展望數字中國建設新圖景。
數字基礎設施是新型基礎設施的核心內容,涵蓋了以5G、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衛星互聯網等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演化生成的信息基礎設施,以及應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對傳統基礎設施進行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形成的融合基礎設施,將為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關鍵支撐和創新動能。近日,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十四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提出建設泛在智聯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全方位推動基礎設施能力提升。
一、數字基礎設施戰略地位與基礎作用日益凸顯
當前,全球范圍內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科技革命正加速演進,帶動數字基礎設施加快發展。數字基礎設施是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的先決條件,也是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數字基礎設施的建設水平,正成為衡量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一)數字基礎設施成為各國數字化發展的戰略焦點
當前,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推進,后疫情時代數字基礎設施戰略地位日益凸顯。美國發布萬億級“重建更美好未來”基礎設施計劃,制定促進5G和人工智能等未來關鍵基礎設施發展的系列政策。同時,美國信息技術與創新基金會指出,美國基礎設施重建計劃需要重點考慮“21世紀的數字基礎設施”,力圖鞏固并延續新時期全球互聯網和海底光纜網絡中心地位。2021年歐盟委員會發布《2030數字羅盤:歐盟數字十年戰略》,提出高速、可靠和強大的數字基礎設施成為數字化關鍵基石,到2030年將實現可持續的下一代固定、移動和衛星等千兆連接,并通過部署高性能計算能力和綜合的數據基礎設施,加速促進安全、高性能且可持續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與全民利用。
(二)數字基礎設施賦能經濟高質量發展
數字基礎設施作為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和“信息大動脈”,適度超前建設對穩投資、促升級和培育新動能具有巨大的推進作用。根據中國信通院測算,預計2025年我國5G網絡建設累計投資將達到1.2萬億元,工業企業開展網絡化改造投資規模有望達到5000億元。數字基礎設施和各行各業融合程度加深,促進工業制造、農業和服務業技術改造和設備更新,并帶動水、電、氣等城市公共服務基礎設施轉型升級。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直接帶動5G和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發展,并為新時期的數字供應鏈、創新鏈和產業鏈建設提供更有效的服務供給,賦能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協同轉型,培育數字經濟發展新動能。
(三)數字基礎設施支撐高品質生活需求
疫情沖擊大考和在線服務爆發式增長背后,離不開5G、物聯網、數據中心等數字基礎設施支撐作用。“十四五”時期,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之間的矛盾,新時代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向往催生發展數字化服務新需求。更高效率、更高質量的數字基礎設施能夠更充分地滿足數字民生服務的普惠化、便捷化、智能化、多元化、協同化需求。通過泛在智聯的數字基礎設施能夠更妥善解決欠發達地區網絡接入設施的“數字鴻溝”,部署各類“信息無障礙”的公共服務平臺和新型智能終端設施,以更普惠包容、智能便捷的數字化連接,提升公共衛生、健康、教育、養老、就業、社保等基本民生保障水平,創造精準高效、普惠包容的數字生活新圖景。
(四)數字基礎設施支撐城市高效能治理
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提出“可持續城市和社區”。《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探索建設數字孿生城市”“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多省市和多部委正加快推進布局數字孿生城市相關基礎設施和行業應用,通過建設城市CIM平臺設施,加快交通、能源、市政等城市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實現更智能、完整、實時的城市要素三維可視化表達,有效提升城市“視覺、聽覺、嗅覺、觸覺”。以“一網統管”的城市運營中心、城市大腦和末端神經感知設施,有效推動城市治理全局統籌、協同治理和末端增智,加快形成與疫情防控、災難預警、應急管理等城市安全要素緊密結合的韌性城市。
二、加快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助力數字中國發展
數字基礎設施伴隨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不斷演進擴展,包括了具有不同功能、處于不同發展階段的多種設施。“十四五”時期推動數字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應堅持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建設理念,科學把握不同設施的內在特點和演進規律,選擇適合的發展路徑和建設模式,打造系統完備的數字基礎設施體系。《規劃》在網絡連接設施、新型感知基礎設施、新型算力設施、前沿信息基礎設施等領域作出重要部署,加快推進數字基礎設施建設。
(一)推進“新網絡”部署,建設泛在智能的網絡連接設施
網絡連接設施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性公共基礎設施。“寬帶中國”戰略實施以來,我國已構建起高速暢通、覆蓋城鄉、質優價廉、服務便捷的寬帶網絡,為老百姓提供了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務。進入“十四五”時期,順應經濟社會數字化發展新需求,需要進一步增強網絡供給和服務能力,為用戶提供更高速、更高質、更可靠、更廣泛、更智能的信息連接。在設施升級方面,要加快推動移動通信網絡向5G升級,開展“千兆城市”建設,推動固定接入網絡向千兆升級,加快推進IPv6規模部署,促進下一代互聯網平滑演進升級。在互聯網架構優化方面,要適應數據流量增長和流向變化趨勢,推動國家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結構優化和國家新型互聯網交換中心建設。在前瞻性研究方面,要加強新型網絡基礎架構和6G研究,加快與5G/6G融合的衛星通信技術、太赫茲無線通信技術等關鍵技術的研究與原理驗證。
(二)加快“新感知”推廣,建設物聯數通的新型感知基礎設施
感知基礎設施通過感知技術和網絡通信技術的融合應用,實現人、機、物的全面感知和泛在連接,是傳統公共基礎設施數字化、智能化升級的基礎。打造固移融合、寬窄結合、安全可信的新型感知設施,增強公共安全、交通、城管、民生、生態環保、農業、水利、能源等領域公共基礎設施的信息采集、傳輸和處理能力,有利于提升公共設施運營效能水平,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型感知基礎設施的發展涉及多個領域、多種設施、多方主體,建設規模小、零散化,成為制約發展的重要因素。重點在工業、能源、交通等領域統籌推進感知設施建設和應用創新示范;制定跨部門、跨廠商、跨行業的統一平臺規范,防止新型感知基礎設施碎片化發展;健全部門間統籌協調機制,提升感知基礎設施的資源共享和綜合利用水平;強化區域協同,建設物聯、數聯、智聯的新型城域物聯專網。
(三)強化“新算力”支撐,構建云網融合的新型算力設施
數字化時代,數據、算力和算法成為關鍵資源,算力設施是釋放數據要素價值的關鍵基礎設施,成為數字經濟發展的新引擎。新一代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推動數據的爆炸式增長和算法復雜度的不斷提高,對算力規模、算力能力的需求相應快速提升。要實施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工程,優化數據中心建設布局,完善一體化算力服務,夯實一體協同的安全保障體系,推動數據中心集約化、規模化、綠色化發展;統籌部署醫療、教育、廣電、科研等公共服務和重要領域云數據中心,促進算力普及應用;推動云邊協同、邊網協同、算網融合發展,滿足數據泛在分布和多場景運算需求;加強國家超級計算設施體系統籌布局,大力推進超算商業化實現高質量發展。
(四)加強“新技術”引領,探索建設前沿信息基礎設施
以衛星通信網絡、區塊鏈、量子通信等為代表的前沿信息基礎設施,是實現高速泛在、天地一體、安全高效的數字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數字基礎設施的探索方向。前沿信息基礎設施由原創性引領技術牽引,可能形成具有引領性、帶動性的戰略性產品和戰略性產業。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均依托新技術,探索發展更多基礎設施形態,面向未來構筑數字化發展新優勢。要部署推進空天地海立體化網絡建設和應用示范工程,通過打造空天信息網樞紐,開展空間信息綜合應用示范、地表低空感知網絡工程示范、智能交通應用示范,推動北斗產業高質量發展;探索區塊鏈、量子通信等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數字基礎設施安全可信水平。
三、健全數字基礎設施可持續發展協同推進生態
數字基礎設施是涉及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系統性建設工程,需要各級政府、各部門和社會力量的共同參與,建立健全數字基礎設施的規劃、建設、管理、技術和應用等全價值鏈和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發展生態。
(一)加強規劃統籌
數字基礎設施涉及的地域范圍廣、行業類型多,需要加強以工業互聯網、智能計算中心為代表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全國布局的頂層設計和統籌規劃,強化區域、城鄉、部門、行業的銜接和協同,健全宏觀管理部門和各行業主管部門共同參與的跨部門、跨行業協調機制,使數字基礎設施適應區域發展特點和經濟社會發展需要,防止數字基礎設施供給過熱、低水平重復建設、碎片化發展。
(二)加強建設管理
數字基礎設施涉及管理部門眾多,需要凝聚共識,制定推動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管理的政策文件,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國土空間規劃,出臺電價、稅收、土地出讓等優惠政策,推動公共場所免費開放,強化用地、用電供應保障,加強設施保護。建立健全安全評估評測機制、可靠性保障機制,在工業互聯網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中同步規劃、建設、運行網絡安全保護系統,把安全發展貫穿于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全過程。
(三)激發市場活力
新型數字基礎設施技術創新性強,投資回報存在不確定性。為充分激發市場和民間的投資活力,要營造良好市場環境,通過深化體制機制改革、降低市場準入門檻、明確監管規則等措施,吸引更多社會企業參與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和應用發展;另一方面,要豐富資金投入渠道,發揮財政資金、基金引導作用,充分依托信貸支持專項計劃和基礎設施REITs試點,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加大數字“新基建”投入力度,形成多元主體共同參與、合作共贏的新局面。
(四)創新應用場景
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巨大,初期需重點聚焦基礎較好、應用較廣、成效較快的應用場景和工程建設,實施物聯網新型基礎設施、5G應用揚帆和IPv6流量提升專項行動,帶動物聯網、5G、IPv6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圍繞智能制造、社會治理、互聯網醫療、在線教育、數字生活服務、智慧養老服務等行業,以需求和問題為導向,編制發布數字基礎設施應用場景建設需求清單,組織創新應用大賽等活動,運用“揭榜掛帥”市場化機制遴選優秀解決方案。
(五)優化技術支撐
加快構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數字基礎設施是提升國家核心競爭力的必然選擇,進一步提升數字基礎設施技術支撐能力,需加快數字基礎設施核心技術和應用技術協同攻關,加大5G增強技術和6G技術研發支持力度。同時需要加強數字基礎設施領域知識產權保護,加快基礎共性標準和關鍵技術標準制定,推進數字基礎設施能耗管理標準體系建設,促進先進節能低碳技術應用推廣、設施互聯互通和共享復用。
審核:梁 成
責編:呂 芹
編輯:吳少鳳
來源:網信中國微信公眾號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