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地質災害治理的意義
一、什么是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是指自然因素或者人為活動引發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的山體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縫、地面沉降等與地質作用有關的災害。這主要說明地質災害是一種與地質作用有關的自然災害;地質災害引發因素分為自然因素和人為因素兩種;地質災害有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人或財產受到威脅的稱為地質災害隱患;沒有造成人員傷亡或財產損失的是一種崩塌、滑坡等地質現象。
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是突發性地質災害,可預見性差。地裂縫、地面沉降屬漸變性地質災害,有明顯的預兆,并且會不斷加重,影響時間長。
產生地質災害的自然因素主要有:地形地貌、地層巖性、地質構造、水文氣候條件和植被條件等。
引發地質災害的人為因素主要有以下幾類:
1、開挖坡腳,破壞山坡的穩定性。如,切坡建房和工程建設,在山坡上開荒種植、亂砍濫伐等,會引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特別是在發生過小型崩塌、滑坡的房屋后,有人冒雨清挖排水溝,最容易產生再次崩塌、滑坡造成人員傷亡災害。
2、斜坡上堆填加載,如,山坡建筑、在山坡上堆渣填土、人工蓄水等。
3、采礦等地下挖空、過量抽采地下水,地表加載、振動等,容易引發地面塌陷。
4、水庫蓄水與渠道滲漏,山區梯田灌溉等地表排水、滲水。
地質災害發生前常有一些異常現象:
1、發生滑坡的前兆
(1)坡腳前緣出現裂縫和土體松動鼓起現象;
(2)斜坡后緣裂縫加寬加長,不斷產生新裂縫,坡體后部下座,四周巖土松動和發生小型塌滑;
(3)巖土體發出聲響,裂縫冒氣、冒水;
(4)坡腳堵塞的泉水復活或泉水、井水突然干枯;
(5)動物出現驚恐不安、不入睡等異常現象;
(6)房屋傾斜、開裂,樹木出現東倒西歪(醉漢林)、馬刀樹等。
2、發生崩塌的前兆
(1)陡坡前緣發生小崩小塌;
(2)坡腳出現新的破裂、有異常氣味;
(3)偶爾有巖石摩擦的聲音;
(4)出現熱氣、地下水等異常現象;
(5)動植物出現異常現象。
3、發生泥石流的前兆
動植物異常,山谷中傳出轟鳴聲,地有微微的顫動,主河流水上漲和正常流水突然中斷,水渾了,有時能聞到一股火藥的味道。
4、發生地面塌陷的前兆
(1)井、泉水位突然升、降,水質突然渾濁或翻砂、冒氣等異常變化。
(2)地面開裂、裂縫擴展,地表鼓起或下沉。
(3)房屋有響聲、開裂或傾斜。
(4)地面積水冒氣泡、水泡、旋流等,地表水位下降或干枯。
(5)植物變態、動物驚恐。
地質災害的發生有一定的規律性,因此,地質災害是可防可治的災害。
二、如何預防地質災害
地質災害防治要堅持“預防為主”的方針。預防地質災害,一方面要避開災害體和不能人為引發災害。另一方面要治理地質災害。具體地說:
避開災害體,首先,就是要選擇在地勢較平或山體較穩固的地方搞建設和活動,這就不會產生崩塌滑坡地質災害。比如,在農村,要選擇地勢較平緩的地方集中連片進行規劃建房;不要靠山腳太近切坡建房,房后要留出一定的防滑空地。其次,就是在查出有地質災害隱患的地方,要避開災害體的威脅。比如,切坡建房的,要經常對斜坡進行檢查監測,看是否出現裂縫等地質災害預兆,尤其在雨季要更加注意。當連續下雨或暴雨,可能出現預兆,要考慮避開災害體。一旦發現預兆,要馬上撤離。
不能人為引發地質災害,就要避免剛才所說的這4類人為因素。如不切坡建房、不在房后坡體上亂伐濫挖、遇到崩塌滑坡不能馬上去清理水溝坡腳等。
治理地質災害,主要是指一些小型的、危害性大、一時難以搬遷避讓又容易治理的崩塌滑坡,避開雨季進行治理。
難以治理的崩塌滑坡,人員和財產趁早搬遷是理智的選擇。在出現小崩小塌現象時,可能大的滑坡就將發生。這時,千萬不能進入滑坡影響區,去清理塌下來的土石、清水溝和搶救財物。
防治崩塌滑坡的簡易工程措施主要有以下幾種:
(1)修筑攔水、排水溝
在災害體的外圍約2-3米處挖一條攔水溝,使上面的水不進入災害體,在災害體上挖幾條排水溝,使災害體上的水盡快盡量排走。特別注意水溝不能有滲漏,可以用水泥沙漿摸底摸面或壓蓋塑料薄膜,否則反而有害。
(2)降坡削坡
可以把坡體分成幾個臺階,也可以在坡腳填方壓腳,但要預埋導水管,使地下水能通暢排出。
(3)筑擋墻
在坡腳挖筑預埋導水管的擋土墻,或埋木樁、鋼管樁、混凝土樁作抗滑樁。
(4)填縫
對坡體上的裂縫用水泥沙漿或黃泥溝縫壓實。
對于重點工程建設,在選址時要做好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發現有災害隱患的工程對同時配套設計、施工和投入使用地質災害防治工程。以避免造成地質災害損失。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