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住宅地源熱泵的設計
地源熱泵是一種利用地下淺層地熱資源(也稱地能,包括地下水、土壤或地表水等)的既可供熱又可制冷的高效節能空調系統。地源熱泵通過輸入少量的高品位能源(如電能),實現低溫位熱能向高溫位轉移。地能分別在冬季作為熱泵供暖的熱源和夏季空調的冷源,即在冬季,把地能中的熱量“取”出來,提高溫度后,供給室內采暖;夏季,把室內的熱量取出來,釋放到地下去。地源熱泵從淺層土壤或地下水中取熱或向其排熱,通過分散布置于各個房間的地源熱泵機組直接轉換成熱風或冷風為房間供暖或制冷;或從地下水中取熱或向其排熱,經過熱泵機組轉換成熱水或冷水,然后再經過布置在各個房間的風機盤管轉換成熱風或冷風給房間供暖或制冷。
一、工程概況
本工程總面積6720 m3,空調面積5940m3,采用PHNIX戶式地源熱泵機組,末端冷負荷臥室:180w/m2,客廳、餐廳:200w/m2.。現選用PHNIX地源熱泵機組:PWSRW050-GW*50臺,單臺制冷量17Kw, 總制冷量為850 KW,制熱量為 1025KW。
1.1 選擇熱交換器形式
根據本建筑附近地下水質情況及相關文獻資料,井深為45米時,每口井的出水量約為40~50t/h。本工程共需抽水井2口,需根據試驗井確定。為了保證井水的全部回灌,至少需水井4口。抽回水井最小間距15米,抽水井、回水井與高層建筑距離大于15米,抽水井間距大于25米。
二、空調水系統
本系統采用芬尼克茲戶式地源熱泵機組,水源側共用一個系統,用戶側相互獨立,單獨控制。冷卻水由潛水泵從水井抽出經外管網送至個單元。在每一段管道的最高處設置放氣閥,在最低處設置排水閥。
三、節能與自控
中央空調采用地源熱泵機組,以地能(地下水)為主要能源,通過消耗部分電能,把地下水中的低位能量,變為可利用的高位能量,夏季供冷,冬季供暖。
由于采用了地能,通常情況下,輸入1KW電能可獲得4KW以上的冷量或4KW以上的熱能,可節約能源,節省投資。潛水泵采用變頻控制,根據用戶側使用情況多少調節水流量。
地源熱泵空調系統除具有顯著節能特點外,還具有以下特點:
1、資源可再生利用;
地源空調系統是把熱交換器埋于地下,通過水在由高強度塑料管組成的封閉環路中循環流動,從而實現與大地土壤進行冷熱交換的目的。夏季通過機組將房間內的熱量轉移到地下,對房間進行降溫。同時儲存熱量,以備冬用。冬季通過熱泵將土壤中的熱量轉移到房間,對房間進行供暖,同時儲存冷量,以備夏用,大地土壤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免費能量存貯源泉,這樣就實現了能量的季節轉換。
2、運行費用低,每年運行費用可節省30%左右;
(1)夏季情況下:根據PHNIX地源熱泵機組熱回收能力達到機組制冷量的25%,而一臺地源熱泵機組PWSRW050-GW機組的制冷量為17KW,則50臺機組總的熱回收能量為50*17*25%=212.5KW。若夏天進水溫度為25℃,出水溫度為55℃,則進出水溫差為△T =30℃,根據熱量計算公式Q=CM△T,則M=6.1(噸/小時),即50臺地源熱泵機組PWSRW050-GW機組加熱回收功能后每小時產生6.1噸55℃的熱水,每天運行6.9小時則能產生42噸熱水。由于本建筑每天共使用熱水為40立方米,故能滿足本建筑的使用要求。
(2)冬季情況下:經計算本建筑采暖負荷約為488KW,而50臺地源熱泵機組PWSRW050-GW機組的制熱量為20.5KW,除去建筑采暖負荷總可利用的產熱量為:(30*20.5-488)=127KW。若冬季進水溫度為15℃,出水溫度為55℃,則進出水溫差為△T =40℃,根據熱量計算公式Q=CM△T,則M=2.7(噸/小時),即30臺地源熱泵機組PWSRW050-GW機組在滿足采暖的情況下每天運行15小時可加熱40噸(15-55℃)的熱水。
3、占地面積小,節約水資源;不需要冷卻水塔、鍋爐等耗電設備;地源熱泵技術所使用是可再生水資源,不需要進行循環水的補水;
4、綠色環保,工作過程中沒有燃燒、排煙以及不產生廢棄物;
既不破壞地下水資源,又無任何污染,可以建造在居民區內,沒有燃燒,沒有排煙,沒有噪音,也沒有廢棄物,不需要堆放燃料廢物的場地,且不用遠距離輸送熱量,同時還可以減少污染物的排放。
5、自動化程度高,機組以及系統均可實現自動化控制;
6、一機多用,可用于供暖、空調以及制取生活熱水。
地源熱泵系統可供暖、空調,還可供生活熱水,一機多用,一套系統可以替換原來的鍋爐加空調的兩套裝置或系統;可應用于賓館、商場、辦公樓、學校等建筑,更適合于別墅住宅的采暖、空調。
四、管材與保溫
水管管徑<De75者,采用PP-R管;水管管徑≥DN80者,采用焊接鋼管,常見為:DN80X4,DN100X4,DN125X4,保溫材料采用橡塑,其保溫層厚度如下:
空調供、回水管:DN<50,25mm;50<DN<150,30mm;冷凝水管保溫厚度為15mm。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