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土壤污染防治法將于2019年1月1日施行
將于2019年1月1日起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壤污染防治法》是我國首次將土壤污染防治寫進正式法律條文,此前很多法律無暇顧及的土壤污染行為,現在一經發現,都要負法律責任,并處以罰款。所以如果農業生產過程中有涉及土壤污染問題的須格外重視,如何維持土壤生態健康,可以從農業文化遺產中汲取經驗,或許可以發現新思路。
農用地污染將受罰
《土壤污染法》不僅涉及農用地,還包括建設用地等,不局限于農業,而是涉及土地開發利用活動的所有行業,以下主要介紹的是關于農用地污染的相關規定:
使用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后,不按規定及時回收包裝廢棄物,或不及時回收包裝廢棄物交由專門機構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將由當地農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如違者為個人,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如違者為經營主體,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在耕地排放重金屬或其他有害物質超標的污水、污泥、礦渣等,將處以10萬元以上罰款。
在耕地投放國家禁用的農藥,或有毒生活垃圾的,一經核實,將處以1萬元以上罰款。
在耕地投放可能造成土地污染的清淤底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標的工業固體廢物,一經核實,可處10萬元以上罰款,并責令恢復耕地。
在國家重點保護的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建造污染土壤項目的,關停拆除,并罰款處理。
精耕細作保持土壤養分
土壤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正常保持和良性發揮關乎國家糧食安全和人民福祉,積極探尋保護土壤戰略對策,促進土壤肥力恢復、有效治理土壤污染、提升土壤生態功能是保證土壤健康的基礎,也是一項迫在眉睫的重任。
作為農業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的傳統農耕技術,是人類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的寶貴財富,蘊含著豐富的土地利用、合理耕作、栽培管理、生態培肥、水土保持理念,是用地與養地相結合的理論集成和智慧結晶,對于土壤保護具有借鑒和指導意義。
精耕細作是我國傳統農業最顯著的特點,間作、復種、套種、輪作、連作、休閑等種植模式及其相配套的翻耕、耙地、整地、鎮壓等技術措施,是中國傳統耕作制度的代表。內蒙古敖漢旱作農業系統、云南劍川稻麥復種系統等,可以看到這些技術的應用。
耗地作物與養地作物結合、水田和旱作結合的種植模式,可以實現土壤肥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在內蒙古敖漢旗,通過“黍—馬鈴薯—谷—豆—黍”輪作,解決了土壤養分上下不均、耕層變薄等問題,實現了土壤養分良性循環和持續增產。
此外,秸稈還田、堆肥漚肥等栽培管理技術有助于增加土壤肥力、促進有機質轉化、增加作物吸收土壤有效氮、維持養分平衡。
生態循環系統促進生態平衡
以“種養結合”為代表的樸素的生態觀締造出生態優良、景觀優美、產品綠色的農業文化遺產。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貴州從江稻魚鴨共生系統、浙江湖州?;~塘系統等都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
這些系統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蘊含活躍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通過“魚食昆蟲雜草-魚糞肥田”或“桑葉喂蠶、蠶沙養魚、魚糞肥塘、塘泥壅桑”的方式,系統自身維持正常循環,不需使用化肥,保證了土質安全和生態平衡。
此外,由于魚、鴨、蠶等生物的呼吸、覓食和排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與之相關的微生物群,從而制約了其他微生物的蔓延,有效緩解了各類病害,減少了農藥和殺蟲劑的使用,改善了土壤環境。
復合多樣的農業生產方式
農林牧結合是生態系統功能優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獨特的歷史、地理和人文價值。農林復合、農牧復合、林牧復合的格局也廣泛見于農業文化遺產,如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
土壤資源的保護不僅僅體現在保障耕地面積的總量和保護土壤生態環境質量上,還體現在確保土壤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發揮等方面。在農林牧復合系統中,農田外圍的森林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削洪抗旱的作用。
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高度適應地理環境,在河灘川水地耕種、腦山地放牧的模式有助于維持聚落區域循環,具有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生態功能。
農用地污染將受罰
《土壤污染法》不僅涉及農用地,還包括建設用地等,不局限于農業,而是涉及土地開發利用活動的所有行業,以下主要介紹的是關于農用地污染的相關規定:
使用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后,不按規定及時回收包裝廢棄物,或不及時回收包裝廢棄物交由專門機構進行無害化處理的,將由當地農業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如違者為個人,處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罰款;如違者為經營主體,處1萬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
在耕地排放重金屬或其他有害物質超標的污水、污泥、礦渣等,將處以10萬元以上罰款。
在耕地投放國家禁用的農藥,或有毒生活垃圾的,一經核實,將處以1萬元以上罰款。
在耕地投放可能造成土地污染的清淤底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標的工業固體廢物,一經核實,可處10萬元以上罰款,并責令恢復耕地。
在國家重點保護的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建造污染土壤項目的,關停拆除,并罰款處理。
精耕細作保持土壤養分
土壤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正常保持和良性發揮關乎國家糧食安全和人民福祉,積極探尋保護土壤戰略對策,促進土壤肥力恢復、有效治理土壤污染、提升土壤生態功能是保證土壤健康的基礎,也是一項迫在眉睫的重任。
作為農業文化遺產重要組成部分的傳統農耕技術,是人類在生產、生活實踐中積累的寶貴財富,蘊含著豐富的土地利用、合理耕作、栽培管理、生態培肥、水土保持理念,是用地與養地相結合的理論集成和智慧結晶,對于土壤保護具有借鑒和指導意義。
精耕細作是我國傳統農業最顯著的特點,間作、復種、套種、輪作、連作、休閑等種植模式及其相配套的翻耕、耙地、整地、鎮壓等技術措施,是中國傳統耕作制度的代表。內蒙古敖漢旱作農業系統、云南劍川稻麥復種系統等,可以看到這些技術的應用。
耗地作物與養地作物結合、水田和旱作結合的種植模式,可以實現土壤肥力資源的有效利用。在內蒙古敖漢旗,通過“黍—馬鈴薯—谷—豆—黍”輪作,解決了土壤養分上下不均、耕層變薄等問題,實現了土壤養分良性循環和持續增產。
此外,秸稈還田、堆肥漚肥等栽培管理技術有助于增加土壤肥力、促進有機質轉化、增加作物吸收土壤有效氮、維持養分平衡。
生態循環系統促進生態平衡
以“種養結合”為代表的樸素的生態觀締造出生態優良、景觀優美、產品綠色的農業文化遺產。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貴州從江稻魚鴨共生系統、浙江湖州?;~塘系統等都是這方面的典型代表。
這些系統具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蘊含活躍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通過“魚食昆蟲雜草-魚糞肥田”或“桑葉喂蠶、蠶沙養魚、魚糞肥塘、塘泥壅桑”的方式,系統自身維持正常循環,不需使用化肥,保證了土質安全和生態平衡。
此外,由于魚、鴨、蠶等生物的呼吸、覓食和排泄,自然而然地形成了與之相關的微生物群,從而制約了其他微生物的蔓延,有效緩解了各類病害,減少了農藥和殺蟲劑的使用,改善了土壤環境。
復合多樣的農業生產方式
農林牧結合是生態系統功能優化的重要方式之一,具有獨特的歷史、地理和人文價值。農林復合、農牧復合、林牧復合的格局也廣泛見于農業文化遺產,如甘肅迭部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
土壤資源的保護不僅僅體現在保障耕地面積的總量和保護土壤生態環境質量上,還體現在確保土壤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發揮等方面。在農林牧復合系統中,農田外圍的森林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削洪抗旱的作用。
扎尕那農林牧復合系統高度適應地理環境,在河灘川水地耕種、腦山地放牧的模式有助于維持聚落區域循環,具有生物多樣性保護、水源涵養和水土保持等重要的生態功能。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