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泰州市城市道路技術導則(試行)》正式發布
城市道路實行四個等級設計、快速路單向車道少于3條時應設應急車道、新建區排水體制應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先地下后地上”避免反復開挖修復、路燈均應采用LED燈、主干道全線每500米鋪設交通監控點……昨天,《泰州市城市道路技術導則(試行)》正式發布。
“人民城市人民建,建好城市為人民,《技術導則》將是今后城市道路建設的一個技術規范、標準體系,旨在不斷規范道路建設工作,進一步提高城市道路質量、品質和耐久性,讓城市道路建設更加精細化、標準化、品質化。”市住建局副局長孫建華認為。
首個城市道路技術導則,終結各自為政的建設亂象
據了解,這是我市首個城市道路技術導則。
據介紹,這一導則適用于泰州市中心城、新城、新鎮區等城市規劃區內的城市道路、橋梁、排水以及附屬設施設計。新改擴建市政道路工程及附屬公共設施的設計須按照這一導則執行。
記者看到,《技術導則》共12章41條,對城市道路橫斷面、平面和縱斷面、平面交叉、路基和路面、人行道和無障礙設施、交通安全設施、橋梁、排水工程、照明等作了詳盡規定。比如道路橫斷面的組成、布置形式、路拱曲線與橫坡、緣石等設計,道路平面交叉和立體交叉的設計,橋梁結構體系選取、跨徑布置、結構設計、橋梁美學等,均有明確的數據指標、標準體系。
“過去由于中心城市建設主體多,一條道路往往出現道路樣式、風格明顯不一樣的狀況出現,尤其是城市行政區之間的道路各不相同,這也一直是城市道路建設亟須解決的難題。”孫建華解釋說,有了《技術導則》,可以做到城市道路建設標準統一、風格協調一致、規范管理有序,這也標志著在市政建設上各設計建設單位各自為政的情況將終結。
今后,城市道路應按照城市總體規劃確定的道路等級、紅線寬度、橫斷面形式、控制高程、各種管線綜合布置等進行道路設計。城市道路應符合環境保護的要求,“先地下后地上”避免反復開挖修復,必須處理好“人、車、路、環境”之間關系,充分考慮殘疾人、老年人、兒童等弱勢群體的使用要求,同時必須減少對周圍環境的影響,保護文物、名木、古跡等,不能單純為節約建設投資而采用技術指標中的低限值等。
構建人、車和諧合理的交通空間
《技術導則》規定,城市道路應按道路在路網中的地位、交通功能、服務功能等,分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四個等級。如果道路交通量達到飽和狀態時,快速路的設計年限應為20年,次干路設計年限應為15年,支路應為10年至15年。
道路橫斷面如何設計?作為垂直于道路設計中心線的橫剖面,道路橫斷面一般由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人行道、分車帶(中間分車帶、兩側分車帶)、停車帶、港灣式公交停靠站和路肩等部分組成,可分為四幅路、三幅路、雙幅路和單幅路四種基本形式。高架快速路、長和特長隧道的單向機動車道數少于3條時,應設寬度不小于3米的應急車道。
今后,城市道路總體布置須結合城市交通的特點,根據道路等級,須合理布置車行道、交叉口、出入口、分隔帶斷口、人行通道、公交停靠站,使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有一個和諧合理的交通空間,并充分體現公交優先原則。
舊路改造,如何減少對城市交通的影響?《技術導則》明確,舊路改造時,對于交通量大的城市道路,應選擇施工方便、工期短、對交通干擾少的設計方案,在保證設計使用年限的要求下,盡量減少對舊路的開挖或銑刨工程量,減少廢棄材料,合理控制工程造價。
今后,新建區排水體制應采用雨、污水分流制。市區主次干道市政管道新建工程除雨水邊井連接管、高架橋落水管以外,應優先選用鋼筋混凝土承插管或球墨鑄鐵管材,原則上不得使用各類化學建材管。
按照國家產業政策,各等級道路路燈今后均應采用LED燈。同時,要根據人行道樹池位置,確定路燈合適的安置位置,要求路燈桿件位于兩側樹穴的中間位置,避免或減少日后樹木生長對照明的影響。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