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沿街建筑布置
沿街建筑是構成道路空間的垂直界面,對行人空間體驗有著重要的影響。
人的眼睛總是不停地移動,出色的街道空間需要有一些物質特征來讓眼睛做它們想做也必須做的事情一移動,這是每條出色的街道必備的品質。大體上說,許多不同表面上的持續光影變化總能吸引眼睛的關注。而風格各異的建筑、各式各樣的門窗或表面的微妙變化都能達到這種效果。
改善城市街道活力,提高公共空間的質量,需要對沿街建筑的布置與設計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增強街道空間的圍合性,規定街道建筑底層用作商業用途以增加對行人的吸引力,形成街道空間使用的連續性、協調性和整體性等。
建筑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道路氛圍的形成,建筑的連續性對于人們形成良好的街道空間認知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凹凸不一的建筑外墻面容易造成空間的破碎感,造成視覺方面的混亂,不利于街道空間的整體感受。所以,在滿足地方各級規劃功能的前提下,沿街建筑尤其是生活特征顯著的道路底層建筑功能宜保持一定的連續性。這是因為相同的功能有利于建筑底部外立面造型的整齊一致,而且行為方式的有效聚集也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圍。
對于以車行為主的街道建筑界面,影響其連續性的主要是一些宏觀元素,如建筑高度、建筑后退紅線距離、建筑色彩和建筑屋頂形式等。而對于以步行為主的街道建筑界面,影響其連續性的還有許多其他元素,如建筑的性質、底層空間的高度、建筑面寬、墻面的凹凸、建筑界面上的門窗形式及比例、建筑形式組合、入口的位置和處理方式、建筑界面的材質和色彩、建筑檐口的輪廓以及陰影模式的構成等。
世界上大部分城市典型街道空間兩側的建筑,都具有很高的協調性。協調性并非千篇一律,而是體現了建筑問相互的尊重,在高度和外觀上尤其如此。沿街建筑的檐口輪廓、立面上的裝飾構件、建筑物尺寸、窗的形式和細部處理、入口、底層走廊、懸挑物以及陰影輪廓等,通過相似元素或形式的重復,可以使建筑組合獲得一種秩序,從而創造或感知沿街建筑的協調程度。
此外,沿街建筑的材質和色彩也是影響建筑協調性的因素。如果能夠根據城市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特色確定城市的色彩基調,并在此基礎上對外墻面的材料和色彩加以引導和控制,就能夠形成協調性較好的街道建筑界面。
需要強調的是,街道形成時建筑外墻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具有高度協調性的沿街建筑能夠決定街道空間的高品質。但是在現代城市街道空間中,由于各種因素的作用,沿街建筑立面被許多廣告牌、商店招牌以及戶外空調掛機等遮擋,改變了原本非常協調的建筑立面,影響了整體的街道景觀,這種現象在日本、韓國和中國等亞洲國家和地區的街道空間中最為常見。根據蘆原義信的理論,廣告是街道建筑的“第二次輪廓線”,因其無秩序、非結構化且不能成畫,故應當減少“第二次輪廓線”,琳瑯滿目的廣告只會影響到街道的環境品質。因此,對于建筑外墻面的廣告牌、商店招牌等從建筑物本體中突出的附屬物,在突出墻面的寬度、高度、位置以及與建筑墻面的附著方式等方面,如果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呼應、搭配,也能夠創造出秩序良好而又充滿活力的街道景觀。
文章出自城鄉規劃www.zf-sfl.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