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城市廣場的設計原則
城市廣場是城市道路交通系統中具有多種功能的空間,是人們政治、文化活動的中心,也是公共建筑最為集中的地方。不同性質、不同級別和尺度的廣場在城市中應形成健全的體系。城市廣場體系規劃是城市總體規劃和城市開放空間規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內容包括:城市廣場體系空間結構;城市廣場功能布局;廣場的性質、規模和標準;各廣場與整個城市及周邊用地的空間組織、功能銜接和交通聯系。城市廣場規劃設計除應符合國家有關規范的要求外,一般還應遵循以下原則。
1.突出主題原則
無論城市廣場大小如何,首先應明確其功能,確定其主題。圍繞著主要功能、主題鮮明的廣場能形成特色和內聚力與外引力,并能喚起市民強烈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從而更加熱愛自己的城市和國家。
當然,一個廣場的主題不是生搬硬套,也不是規劃師、建筑師的憑空臆造,它要求對城市廣場的功能、區位、與周圍環境的關系以及在城市空間體系中的地位作全面分析,在符合區位特點、滿足功能需求、協調環境文脈和改進城市生態等方面反復推敲以后才能得出。
2.尺度適配原則
首先應根據廣場不同的級別、性質和主題,賦予廣場合適的規模和尺度,如市政廣場和一般的文化休閑娛樂廣場尺度上就應有較大區別。
從趨勢看,大多數廣場都在從過去單純為政治、宗教服務向為市民服務轉化。即使是天安門廣場,也在改變以往那種空曠生硬的形象,逐漸貼近人的尺度。
3.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原則
城市生態環境質量逐漸惡化,人類面臨著空前的因生態環境惡化而帶來的壓力感和緊迫感。重新審視自己的社會經濟行為和走過的歷程,人們已深刻地意識到再也不能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而忽視生態環境的保護,認識到人類應與自然和諧共處,為后代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發展空間,實現可持續發展。
廣場是整個城市開放空間體系中的一部分,與城市整體的生態環境聯系非常緊密。過去的廣場設計只注重硬質景觀效果,大而空,植物僅僅是點綴和裝飾,疏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缺少與自然生態的緊密結合。因此,現代城市廣場設計應從城市生態環境的整體出發,一方面應用園林設計的方法,通過融合、嵌入、縮微、美化和象征等手段,在點、線、面不同層次的空間領域中引入自然、再現自然,并與當地特定的生態條件和景觀特點相吻合,使人們在有限的空間中,領略和體會自然帶來的自由、清新和愉悅;另一方面,城市廣場設計要特別強調自身生態環境的合理性,如日照、綠化和水體等應合理配合,趨利避害,創造宜人的空間環境。
現代廣場的發展趨向之一是生態型廣場。生態型廣場是指綠化程度比較高,達到生態意義要求的廣場。西方傳統廣場少有綠化,現代廣場同其相比,變化最大的可能也就是這一點。綠化面積若達不到一定標準,在生態環境上的意義便不大,主要只是起到美化環境的作用。據科學測定,綠地面積大于500h㎡時才能對環境起有效作用,0.5~lh㎡才能對生態環境起有效作用。我國的現代城市廣場面積都比較大,通過合理設計,使綠化面積達到能夠改善生態環境的要求并不是很難的事情。上海人民廣場的綠化面積占到了廣場面積的70%,有效地改善了廣場區域的小氣候。
文章出自城鄉規劃www.zf-sfl.com,轉載請注明。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