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解讀湖南省首部“多規合一”的省級國土空間規劃
《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日前獲國務院批復同意,12月14日,湖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省自然資源廳黨組書記、廳長,省自然資源總督察李全勝介紹相關情況。
《規劃》是湖南省空間發展的指南、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全文共有十章,梳理分析了全省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存在的問題和面臨的挑戰,明確了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指導思想和戰略目標,“以‘三區三線’為基礎,構建國土空間新格局”,圍繞支撐構建國土空間新格局,科學謀劃農業、生態、城鎮三大空間,建設“一帶一部”內聯外通開放體系、人文湖湘魅力體系、支撐中部崛起基礎體系,提出布局優化方案和空間管控措施等。
全省共劃定耕地保有量5372.66萬畝
作為湖南首部“多規合一”的省級國土空間規劃,《規劃》明確,到2035年,全省共劃定耕地保有量5372.66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4804.12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4.18萬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不超過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用水總量不超過國家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334.5億立方米。
湖南省自2022年4月開始按照“先農田、再生態、后城鎮”劃定三條控制線,劃定成果于2022年9月30日獲批使用。科學劃定“三區三線”,對于全方位保障我省糧食安全、進一步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合理優化全省城鎮空間,加快形成生產空間集約高效、生活空間宜居適度、生態空間山清水秀的國土空間格局具有重大意義。
《規劃》明確,到2035年,湖南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5372.66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4804.12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4.18萬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擴展倍數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鎮建設用地規模的1.3倍以內;單位國內生產總值建設用地使用面積下降不少于40%;用水總量不超過國家下達指標,其中2025年不超過334.5億立方米。
結合產業集群布局特征,提出優化產業空間布局
記者從會上獲悉,為保障湖南省現代化產業體系空間需求,《規劃》提出優化產業空間布局。以優先保障4×4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發展空間為導向,支撐“先進制造業為主導”和筑牢實體經濟根基。
此外,《規劃》結合全省產業集群布局特征,引導長株潭地區突出創新驅動引領,洞庭湖地區突出綠色低碳發展,湘南地區著力打造新興產業承接帶和科技產業配套基地,大湘西地區積極發展文化旅游、大健康等產業。
在促進產業用地高效利用方面。《規劃》深化園區土地清理,推動對“三類低效土地”、國有閑置廠房盤活處置。省自然資源廳國土空間規劃局局長黎文君表示:“支持產業用地混合利用,推動產城融合。全面推行工業項目供地負面清單管理。鼓勵企業在不影響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推動地上地下立體分層開發,促進開發區集約用地。”
圍繞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助力對外開放新格局
《湖南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圍繞打造內陸地區改革開放高地,強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共建長江經濟帶、構建西部陸海雙向大通道,推動構建全省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對外開放新格局。
構建以“京港澳、呼南、焦柳”三縱、“滬昆、渝長廈、杭瑞、湘桂、廈蓉”五橫為主體,以“鐵路、公路、民航、水運”運輸網為骨架,以全省多層級綜合交通樞紐為節點的“三縱五橫四網多點”交通開放空間。
推動外向型產業集群和企業集聚,將岳陽打造成為向北開放的橋頭堡;依托湘南湘西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把衡陽建設成為承接產業轉移的“領頭雁”;通過懷化國際陸港等建設,打造湖南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的重要門戶。
推動湘鄂贛三省協同合作,發展壯大長江中游城市群;推進泛珠三角區域合作,加強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深度往來;依托構建西部陸海雙向大通道,建設湘渝黔邊城協同發展合作區。對接海南自由貿易港、北部灣經濟區,合作共建陸海新通道。
瀟湘晨報記者章楊梓昕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