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資訊
市政道路雨污水管線的設計
隨著城市發展的加快,排水工程已經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近些年來,人們對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政府對城市基礎設施投入也逐年增加,城市道路下的市政管線日益復雜。由于各方面的原因, 各市政管線幾乎不能和城市道路同步施工,致使城市道路二次開挖現象非常嚴重,不但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也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費。如何在城市規劃設計中合理利用城市用地,統籌安排各工程管線在城市的地下空間位置成了當前困擾設計單位的難題。
本文對市政道路在不同的路幅寬度和路幅分配情況下,雨污水管線在道路下的設計位置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1.新建市政道路項目
新建道路其道路兩側的地塊大多還沒開發,道路控制紅線邊很少有現狀的建筑物,另外擬建道路下面也沒有已建其它管線制約,所以雨污水管道位置設計不受其他因素干擾,只有按照滿足管道的設計規范要求和收水功能、節約工程造價、給其它管線預留布置空間的 3 個原則設計即可。針對不同的路幅寬度,詳述如下:
40m 以內(含 40m)的路幅寬度
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 的要求,路幅寬度小于 50m 的,宜單側布置雨污水管線,本案例均按單側布管設計。
1.1.1 雨水管道位置
需要按機動車道寬度≥24m 和<24m 兩種情況來進行分析。
第一,對于機動車道寬度≥24m 的,建議將雨水干管設計在機動車道下,且避開車輛輪跡線的位置。
按《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要求,雨水口連接管長度不宜超過 25m,雨水口埋設深度不宜大于 1m。如果放置在車行道以外位置,則雨水口連接管長度一般都會大于 25m 規范還規定,雨水口連接管坡度不得小于 1%,按照車行道下管頂覆土厚度不應小于0.7m的規范要求,則雨水口起端埋深為 1m,至終端埋深至少為1.25m,以減小雨水口埋深和連接管長度。這樣設計既滿足規范要求, 還能在機動車道以外給其它管線的埋設預留了足夠的空間。排水設計時,需要對車行道上的檢查井井圈進行加固設計,對于井蓋座則選擇帶防噪消音功能的球鐵重型井蓋座。
第二,對于機動車道寬度<24m 的,需要按道路路幅分配情況而定,詳述如下:
①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設計是人非一體,且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之間有綠化帶,建議雨水管放置在車行道以內,并避開車輛輪跡線的位置。
②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設計是人非一體,并且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之間沒有綠化帶,建議按下面兩種情況區別布置。
道路寬度≤24m,建議將雨水管道放置在距紅線內邊 1m 處。
道路寬度>24m 且≤40m,建議將雨水管道放置在靠近機動車道外邊線約 2m 的非機動車道上。
以上兩種布置位置,均在滿足規范的情況下,避免了將雨水管道布置在車行道下的 3 個不利因素:
車行道上的檢查井井圈是施工的薄弱環節,容易被車輛壓塌癟,雖然設計也有檢查井井圈加固措施,但由于施工質量難于控制, 井圈周圍路面損壞、塌癟現象難于避免,且不易修復;
井蓋座隨著車輪的碾壓,產生噪音污染較大;管道檢修維護時,對道路交通影響較大。
③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設計不是渾然一體,建議將雨水管道設計在非機動車道以內,滿足雨水口連接管長度≤25m 的位置,若不能滿足滿足雨水口連接管長度≤25m,則按①位置布置。
1.1.2 污水管道位置
建議布置在雨水管道另一側道路的紅線內邊 1m 處。
道路上污水干管的主要是收集道路兩旁地塊和相互交叉道路轉輸的污水。把污水干管設計在這位置,一則可以在干管所在一側不再設計污水預備管也可以非常方便地收集干管所在一側的地塊的污水, 另一方面干管所在另一側的污水則可以通過在間距120m~200m 處的檢查井處向道路另一側布置過路預留管井來收集,以滿足污水管道的收水功能。假如污水管道設計在離紅線內邊較遠的地方,則需要在道路的兩側都要預留污水管和檢查井。雖然預埋管長度相差不多,但是按平均間距 120m 測算,每公里則至少要多做 8 座污水檢查井,增加了工程造價。同時按檢查井常規間距30m~40m 推算,布置管道一側的地塊的污水可以在間距 30m~40m 就近排入道路的污水干管,這對于路邊建筑物來說,大大縮短了從建筑物到污水干管間的污水管道鋪設距離,節約工程投資,也降低了某些用戶為圖方便,就近把污水排入雨水井的可能性。
污水管道一般管徑都不大,除掉進污水處理廠的主干管,其管徑一般不大于d800,其相應的檢查井最大外徑尺寸也小于 2m,所以將其布置在機動車道以外位置,其占用地下空間也很有限,對于其它管線的埋設影響很小。
圖 1~4 為四種情況下,40m 以內(含 40m)的路幅的雨污水管線位置設計示意圖。
40m~50m(不含 40m 和 50m)的路幅寬度
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 的要求,路幅寬度小于 50m 的,宜單側布置雨污水管線,本案例按單側布管設計。
1.2.1 雨水管道位置
同 40m 以內(含 40m)的路幅寬度的雨水管道布置。
1.2.2 污水管道位置
建議布置在距雨水管道所在一側道路紅線內邊不超過 39m 的機動車道以外的位置。
如此設計,主要是由于污水預留管道長度的限制。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要求d300 和d400 污水管道檢查井的最大間距宜為 40m,再結合現實中管道清淤疏浚條件的限制,設計時最好把檢查井間距控制在 40m 之內。收集兩側地塊污水的預留管管徑一般不大于d400,所以對于這種情況,不宜再放置在雨水管道另一側道路的紅線內邊 1m 處,如果這樣放置,則在污水干管檢查井和道路另一側紅線外邊預留的檢查井間距將大于 40m,檢修不易。故建議布置在距雨水管道所在一側道路紅線內邊不超過 39m 的機動車道以外的位置,因為設計中一般預留管井都在紅線外 1m 處,這樣剛好不超過 40m。
至于是放置在非機動車道還是人行道下,則要兼顧其它管線的埋設要求和方便,靈活處理。
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的要求,道路紅線寬度超過50m的城市干道應在道路兩側布置排水管線,本案例按雙側布管設計。
1.3.1 雨水管道位置
建議雨水管道盡量布置在車行道外邊線和人行道內邊線之間非機動車道上。這樣設計,一方面避免了雨水管道布置在車行道上,另一方面也可以盡量縮短雨水口連接管和雨水預留管道的長度。
1.3.2 污水管道位置
建議布置在距道路兩側紅線內邊lm處。
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滿足污水管道的設計規范要求及收水功能要
求,也大大地方便了道路兩側地塊建筑物污水的就近接入,大大節約了工程造價圖5是一個典型的60m寬的路幅的雨污水管線位置布置圖。
2.老路改造項目
老路下面原來已經埋設過雨污水管道
對于這種情況,一般設計時,如果采用老管利用,則原有位置不變。如設計廢除老管,新建雨水和污水管道,建議根據改造道路下已建保留和擬建的各種管線情況,以及改建道路的路幅分配,參照新建項目酌情處理。但是必須注意的是,污水干管是否宜布置在距道路紅線內邊1m的位置,需要充分結合道路兩側現狀建筑物的情況再確定。如果老路兩側有現狀建筑物,并且離道路較近,小于2m,則污水管道就不能再設計在距道路紅線內邊lm的位置。因為污水管道埋設一般較大,深挖溝槽會對建筑物的基礎安全有影響。
所以在設計時,必須以安全為第一考慮,在滿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情況下,再考慮方便收水、縮短預留管長度、減少預留井數量等。
老路下面沒有現狀雨污水管道
此情況參照老路改建項目中新建雨污水管道情況處理。
總之,雨污水管線位置設計必須在滿足排水規范和管線綜合規范的前提下,針對不同情況,靈活處理,以達到適用、方便、造價省。
本文對市政道路在不同的路幅寬度和路幅分配情況下,雨污水管線在道路下的設計位置進行了分析和總結。
1.新建市政道路項目
新建道路其道路兩側的地塊大多還沒開發,道路控制紅線邊很少有現狀的建筑物,另外擬建道路下面也沒有已建其它管線制約,所以雨污水管道位置設計不受其他因素干擾,只有按照滿足管道的設計規范要求和收水功能、節約工程造價、給其它管線預留布置空間的 3 個原則設計即可。針對不同的路幅寬度,詳述如下:
40m 以內(含 40m)的路幅寬度
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 的要求,路幅寬度小于 50m 的,宜單側布置雨污水管線,本案例均按單側布管設計。
1.1.1 雨水管道位置
需要按機動車道寬度≥24m 和<24m 兩種情況來進行分析。
第一,對于機動車道寬度≥24m 的,建議將雨水干管設計在機動車道下,且避開車輛輪跡線的位置。
按《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要求,雨水口連接管長度不宜超過 25m,雨水口埋設深度不宜大于 1m。如果放置在車行道以外位置,則雨水口連接管長度一般都會大于 25m 規范還規定,雨水口連接管坡度不得小于 1%,按照車行道下管頂覆土厚度不應小于0.7m的規范要求,則雨水口起端埋深為 1m,至終端埋深至少為1.25m,以減小雨水口埋深和連接管長度。這樣設計既滿足規范要求, 還能在機動車道以外給其它管線的埋設預留了足夠的空間。排水設計時,需要對車行道上的檢查井井圈進行加固設計,對于井蓋座則選擇帶防噪消音功能的球鐵重型井蓋座。
第二,對于機動車道寬度<24m 的,需要按道路路幅分配情況而定,詳述如下:
①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設計是人非一體,且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之間有綠化帶,建議雨水管放置在車行道以內,并避開車輛輪跡線的位置。
②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設計是人非一體,并且機動車道和非機動車道之間沒有綠化帶,建議按下面兩種情況區別布置。
道路寬度≤24m,建議將雨水管道放置在距紅線內邊 1m 處。
道路寬度>24m 且≤40m,建議將雨水管道放置在靠近機動車道外邊線約 2m 的非機動車道上。
以上兩種布置位置,均在滿足規范的情況下,避免了將雨水管道布置在車行道下的 3 個不利因素:
車行道上的檢查井井圈是施工的薄弱環節,容易被車輛壓塌癟,雖然設計也有檢查井井圈加固措施,但由于施工質量難于控制, 井圈周圍路面損壞、塌癟現象難于避免,且不易修復;
井蓋座隨著車輪的碾壓,產生噪音污染較大;管道檢修維護時,對道路交通影響較大。
③人行道和非機動車道設計不是渾然一體,建議將雨水管道設計在非機動車道以內,滿足雨水口連接管長度≤25m 的位置,若不能滿足滿足雨水口連接管長度≤25m,則按①位置布置。
1.1.2 污水管道位置
建議布置在雨水管道另一側道路的紅線內邊 1m 處。
道路上污水干管的主要是收集道路兩旁地塊和相互交叉道路轉輸的污水。把污水干管設計在這位置,一則可以在干管所在一側不再設計污水預備管也可以非常方便地收集干管所在一側的地塊的污水, 另一方面干管所在另一側的污水則可以通過在間距120m~200m 處的檢查井處向道路另一側布置過路預留管井來收集,以滿足污水管道的收水功能。假如污水管道設計在離紅線內邊較遠的地方,則需要在道路的兩側都要預留污水管和檢查井。雖然預埋管長度相差不多,但是按平均間距 120m 測算,每公里則至少要多做 8 座污水檢查井,增加了工程造價。同時按檢查井常規間距30m~40m 推算,布置管道一側的地塊的污水可以在間距 30m~40m 就近排入道路的污水干管,這對于路邊建筑物來說,大大縮短了從建筑物到污水干管間的污水管道鋪設距離,節約工程投資,也降低了某些用戶為圖方便,就近把污水排入雨水井的可能性。
污水管道一般管徑都不大,除掉進污水處理廠的主干管,其管徑一般不大于d800,其相應的檢查井最大外徑尺寸也小于 2m,所以將其布置在機動車道以外位置,其占用地下空間也很有限,對于其它管線的埋設影響很小。
圖 1~4 為四種情況下,40m 以內(含 40m)的路幅的雨污水管線位置設計示意圖。
40m~50m(不含 40m 和 50m)的路幅寬度
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 的要求,路幅寬度小于 50m 的,宜單側布置雨污水管線,本案例按單側布管設計。
1.2.1 雨水管道位置
同 40m 以內(含 40m)的路幅寬度的雨水管道布置。
1.2.2 污水管道位置
建議布置在距雨水管道所在一側道路紅線內邊不超過 39m 的機動車道以外的位置。
如此設計,主要是由于污水預留管道長度的限制。根據《室外排水設計規范》GB50014-2006 要求d300 和d400 污水管道檢查井的最大間距宜為 40m,再結合現實中管道清淤疏浚條件的限制,設計時最好把檢查井間距控制在 40m 之內。收集兩側地塊污水的預留管管徑一般不大于d400,所以對于這種情況,不宜再放置在雨水管道另一側道路的紅線內邊 1m 處,如果這樣放置,則在污水干管檢查井和道路另一側紅線外邊預留的檢查井間距將大于 40m,檢修不易。故建議布置在距雨水管道所在一側道路紅線內邊不超過 39m 的機動車道以外的位置,因為設計中一般預留管井都在紅線外 1m 處,這樣剛好不超過 40m。
至于是放置在非機動車道還是人行道下,則要兼顧其它管線的埋設要求和方便,靈活處理。
根據《城市工程管線綜合規劃規范》GB50289-98的要求,道路紅線寬度超過50m的城市干道應在道路兩側布置排水管線,本案例按雙側布管設計。
1.3.1 雨水管道位置
建議雨水管道盡量布置在車行道外邊線和人行道內邊線之間非機動車道上。這樣設計,一方面避免了雨水管道布置在車行道上,另一方面也可以盡量縮短雨水口連接管和雨水預留管道的長度。
1.3.2 污水管道位置
建議布置在距道路兩側紅線內邊lm處。
如此一來不但可以滿足污水管道的設計規范要求及收水功能要
求,也大大地方便了道路兩側地塊建筑物污水的就近接入,大大節約了工程造價圖5是一個典型的60m寬的路幅的雨污水管線位置布置圖。
2.老路改造項目
老路下面原來已經埋設過雨污水管道
對于這種情況,一般設計時,如果采用老管利用,則原有位置不變。如設計廢除老管,新建雨水和污水管道,建議根據改造道路下已建保留和擬建的各種管線情況,以及改建道路的路幅分配,參照新建項目酌情處理。但是必須注意的是,污水干管是否宜布置在距道路紅線內邊1m的位置,需要充分結合道路兩側現狀建筑物的情況再確定。如果老路兩側有現狀建筑物,并且離道路較近,小于2m,則污水管道就不能再設計在距道路紅線內邊lm的位置。因為污水管道埋設一般較大,深挖溝槽會對建筑物的基礎安全有影響。
所以在設計時,必須以安全為第一考慮,在滿足安全和使用功能的情況下,再考慮方便收水、縮短預留管長度、減少預留井數量等。
老路下面沒有現狀雨污水管道
此情況參照老路改建項目中新建雨污水管道情況處理。
總之,雨污水管線位置設計必須在滿足排水規范和管線綜合規范的前提下,針對不同情況,靈活處理,以達到適用、方便、造價省。
更多相關信息 還可關注中鐵城際公眾號矩陣 掃一掃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